常务副县长在XX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研讨发言
同志们:
根据本次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安排,下面,我围绕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心得体会,结合分管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通过近段时间的反复研读、深入思考,我深刻感受到,这部光辉文献通篇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彰显着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宏大视野和为民情怀。学习的过程,是一次深刻的理论武装,更是一次精准的工作对标。作为县政府常务副职,分管发展改革、财政税务、应急管理等关键领域,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将总书记的战略意图、深邃考量和重要要求,转化为推动XX县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是我必须深入思考和解答的时代课题。
一、深学细悟,在把握思想伟力中筑牢政治忠诚的根基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思想的伟力在于凝聚人心。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最核心的收获,就是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领悟更加深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的把握更加精准。
首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书中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和风险挑战。回望过去几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冲击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巨大。XX县同全国全省一样,也经受了严峻考验。正是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才能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这种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从实践中得出的铁律。在日常工作中,这意味着无论面临多大的财政收支压力,无论面对多复杂的安全生产局面,都必须首先从政治上看问题、想问题、作决策,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其次,深刻领悟人民至上是贯穿始终的根本价值立场。通读全卷,“人民”二字分量最重。无论是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还是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都彰明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对于具体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财政工作上,就是要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时刻把民生放在首位。即使财政再困难,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也必须优先保障。在应急管理上,就是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种“民本”思想,是检验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
再次,深刻领悟系统观念是应对复杂局面的科学思想方法。总书记在书中多次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当前和长远。当前,XX县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比如,既要通过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又要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既要推动产业发展,又要守住生态和安全底线。这些都不是孤立的问题,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来破解。在发改工作中谋划项目,就不能只算经济账,还要算生态账、安全账、长远账。在财政资金分配上,要学会“弹钢琴”,既要保障重点支出,又要严控一般性支出,实现财政资源效益最大化。这种方法论的指引,帮助我们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审视和推动工作,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性。
二、对标对表,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找准履职尽责的路径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关键在于紧密结合XX县的实际和分管领域的工作,找准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提升发展改革工作的“含金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反复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为我们的发展改革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关注增长的速度和项目的数量。现在,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具体而言,一是要在项目谋划上突出“新”。围绕我县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环境影响小的好项目,坚决摒弃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二是要在要素保障上突出“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用真诚高效的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资本落户XX。三是要在发展观念上突出“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让绿色成为XX县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一是强化“过紧日子”的意识。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资金需求。二是以“财为政服务”为根本,守好政府“钱袋子”的“生命线”。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期财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我县2024年财政总收入约为6.1亿元,而总支出则达到29.45亿元收支平衡压力巨大。面对这一现实,必须强化三种意识。二是强化“开源节流”的意识。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税务部门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培植壮大地方税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弥补地方财力不足。三是强化“风险防控”的意识。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一是要在责任落实上“较真”。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将安全生产责任压实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岗位乃至每个人。二是要在隐患排查上“过筛”。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确保隐患动态清零。虽然我县近年的隐患整改率较高,例如历史数据显示整改率曾达到99%以上但这不代表可以有丝毫松懈,必须追求100%的闭环管理。三是以“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警醒,织密公共安全的“防护网”。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总书记在书中对安全生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强调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要求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根本性转变。当前,全县正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这项工作不能停留在开会发文、检查通报的层面,必须在“治本”上下功夫。三是要在基础建设上“夯基”。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广泛开展安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wenyou.com/252257.html